我校在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上海市活动中再获佳绩

日期:2024-07-25浏览:

本网讯 7月23日,上海市科艺中心公示了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上海市活动获奖名单,本届展演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为主题,去年下半年以来我校根据市教委的统一部署,各项作品围绕体育特色,将体育与美育融合,探索“体艺融合”的实践育人路径,将课堂与实践结合,打造“五育并举”的育人模式。积极将艺术展演与艺术课程、艺术社团、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与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和传统节日相结合,积极发动全体学生参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级展演活动。我校共70余名师生克服困难,利用业余时间参与编创和排演,呈现出良好的艺术表演水准。经过上海市的展演评比,我校共报送上海市13个作品,全部获奖。其中4个上海市一等奖(其中1个项目获国家级一等奖)、6个上海市二等奖、3个上海市三等奖。

一、高校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





在全国第七届大艺展上海市展演中,高校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马古兰丹姆、王丽娜:《中国传统舞蹈文化资源与公民身心建设一新葡萄8883官网AMG嵌入式舞蹈志愿服务品牌化路径探索》,该案例通过层层评选推荐全国展演并荣获国家级一等奖;韩春英:《“艺科体传融合”理念下体育院校公共艺术课程改革的创新与实践》)获上海市一等奖。两个案例依托体育和舞蹈为技术支撑,充分挖掘艺术文化资源,构建具有体育特色的艺术服务社会的创新实践。

二、集体类作品

朗诵专场.甲组(林毅和韩春英指导:《春立“奥”梦·体育强国》)获上海市一等奖,同时还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创作奖;该项目是由我校艺术学院副教授林毅带领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7名本科生共同创作,旨在呼应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中展现的中华优秀历史文化“二十四节气”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积极融入新中国成立以来具有重要发展意义的体育故事、体育人物和体育精神。

声乐专场.甲组合唱(吴仁塔娜和周捷指导:《奉献》)获上海市二等奖;该项目由杨立德作词,翁孝良作曲,收录在苏芮 1988 年 1 月 8 日发行的专辑中。这首歌曲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亲情、友情、爱情等各种情感的真挚表达。歌词中不断出现的“奉献”二字,表达了人们对于自己所珍视的事物、人物的无私奉献和付出的态度。

舞蹈专场.甲组(陈旭晖、陆颖娜和孙晓姣指导:《赤练汉唐》)获上海市二等奖;该项目是我校艺术体操队原创作品,融合了中国古典器乐,结合中国传统中的水袖舞,描绘了一幅汉唐盛世图。展现了当代中国的繁荣昌盛以及中华儿女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与热爱。


三、艺术实践工作坊

艺术实践工作坊(杨珏和周仕怡指导:《新“YI体”化舞蹈健骨工作坊)》,韩春英指导:《乡村直播官——直播助农工作坊》)获上海市三等奖。《新“YI体”化舞蹈健骨工作坊)》项目“以体为本”体现校园特色,通过对687名不同专项二级运动员的骨密度进行了相关实验研究,从中捕捉提取出12组对钙质吸收显著有效的体育动作类型作为舞蹈动作创编来源,基于运动生物力学,从而研究思考如何利用这些运动类型的作用和关系,科学的进行健骨舞蹈编排。“以艺为美”,基于艺术学,融合中华传统舞蹈的艺术风格,推动体艺文化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以艺一统身心”“以医为核”,舞蹈健骨创编达到“人人健康,人人舞”的效果。

《乡村直播官——直播助农工作坊》致力于通过一系列的“三农”短视频创作,乡村实景直播等实现乡村好景、好物、好人面向世界。学生们、老师们、村民们、体育名人们以短视频和直播等多种形式,将艺术元素播撒媒体乡村,将美育与“绿水青山”巧妙融合,真正做到聚焦共同富裕,助力乡村振兴展现艺术与美丽乡村建设融合,艺术+体育+传播的新模式。将艺术元素应用于乡村规划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四、各类单项作品

独唱.乙组(李云朵指导:《凄美地》和《阿刁》)分别获得上海市二等奖和三等奖;设计作品.甲组(刘思琪指导:《光影绿瓦》)获上海市二等奖;绘画作品.甲组(石储宁学生:《一枝秾艳对秋光》)获上海市二等奖;摄影作品.甲组(翁捷指导:《破晓》和《投影》)分别获得上海市一等奖和二等奖。参赛师生从筹备到排练、演出,克服了课程、专业训练等困难,刻苦训练,在经历中成长,在磨砺中蜕变。

学校将以本届大艺展为新的起点,继续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新要求,深刻把握学校艺术美育工作的功能属性和目标任务,不断完善和践行“四美四育”美育育人模式,持续致力于培养具有深厚专业素养、广博人文视野和不断完善自我学习能力的新时代艺术人才。

[撰稿/王长伟]

[报送单位/校团委]

[责任编辑/董杨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