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育 | 上海体育学院“四在四化”提升大学生思政工作实效

日期:2018-01-12浏览:

上海体育学院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打造“四在四化”的工作新理念,围绕“协同机制构建、育人平台拓展、德育指向精细、队伍能力提升”四个方面,构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四梁八柱”新体系。

立足“四在”,让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日常。上海体育学院学生工作强化“四在”理念,要求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到“在场、在线、在理、在心”。“在场”,既要求学生工作队伍在学生的生活场所,又要求学生工作队伍在学生的文化场域;“在线”,学生工作队伍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在理”,思想政治工作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增强理论阐释力和说服力,面对问题要能释疑解惑,能够有效回答学生关注的综合性、深层次理论问题和认识问题;“在心”,必须研究好当前学生的“代际特征”和思想特点,对学生进行“细分”,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处理好“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关系,处理好“大水漫灌”与“精准滴灌”的关系,处理好“键对键”与“面对面”的关系。

追求“四化”,打造学生工作“四梁八柱”新体系。“四化”即“工作协同化、德育生活化、指向精细化、队伍科学化”。

一是以工作协同化为导向,建立健全校院两级多部协同的学生思政工作协同机制。建立多部门多层级联席例会制度,定期发布学生基础状态数据表和学生专题调研报告,研究讨论、协同推进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建立二级学院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委员会制度,党政联席、导师辅导员共同参与,共同研究、部署、推进本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完善思政课教师、辅导员集体备课制度,形成第一课堂、第二课堂联动协同的育人氛围;协助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向第二课堂延伸、向日常生活延伸,既聚焦知识和现实困惑,也解答学生的价值和情感困惑。推动第二课堂有效对接第一课堂,精心策划主题教育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二是以德育生活化为导向,着力推进两个育人师生共同体建设。一方面,建设“实践育人师生共同体”,积极选拔优秀导师、思政课教师、机关工作人员、党政干部担任社团指导教师、暑期社会实践带队教师、大型赛事志愿服务指导教师、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教师、人生发展导航结对指导教师等,形成以实践为载体、以育人为导向的“师生共同体”。另一方面,建设“网络育人师生共同体”,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积极布局两微一端,主动构建网格化网络思政格局。既有键对键的议题设置,又有面对面的思想交流,形成线上线下互动呼应的工作机制。

三是以指向精细化为导向,促进学生事务更加高效与思政教育更加有效有机统一。建设学校青年调查研究和数据中心,定期发布大学生思想状况年度调查报告、本科生基础状态数据双周统计表等,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托学校信息化手段,收集分析学生一卡通消费、考勤、晚归、图书借阅等大数据,全方位共享分析学生状态数据,以数据支撑德育指向精细化。

四是以队伍科学化为导向,推动“实践-研究型”辅导员队伍建设。推动辅导员队伍从“管家式”向“实践-研究型”升级。以管理从严、服务从优为导向,以完善过程管理为重点,健全《上海体育学院辅导员“三进三同”管理办法》《上海体育学院住楼辅导员工作办法》《上海体育学院辅导员弹性工作制》以及辅导员培训、带教等一系列工作制度;以辅导员团队建设为抓手,以工作实务问题驱动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推动实务工作升级,积极开展辅导员科研工作。继续开展校级德育实践课题立项工作,鼓励开展应用性研究;根据辅导员职业发展规划,鼓励有条件的辅导员围绕思政方向提升学历层次;鼓励二级学院围绕专业特征和学生特点开展思政工作创新,大力推进二级学院思想政治工作一院一品建设。

 

媒体链接: http://www.shmec.gov.cn/html/article/201801/95671.php

 

 

[来源/上海教育]

[报送单位/党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董杨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