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 | 奥运冠军助阵高校暑期社会实践 沪上多所高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分赴祖国各地

日期:2018-07-20浏览:

国歌纪念广场上,嘹亮的歌声中律动着青春。前天,上海体育学院“红色竞攀——从石库门到天安门”绿瓦青年红色大寻访活动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出征仪式于国歌纪念广场举行。奥运冠军吴敏霞、奥运冠军火亮及世界冠军严明勇等体育明星倾力助阵。青年报记者获悉,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暑期社会实践也已陆续出征,鼓励学子将青春的脚步深入祖国大地,通过社会实践,感知新时代的精彩。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用体育定向的方式感受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足迹

上海体育学院党委副书记陈晓峰为体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授总旗并宣布出征。陈晓峰说,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踏上改革开放再出发这一新征程的第一年,上体学子用特别的体育人的方式来纪念中国共产党“从石库门到天安门”的伟大足迹,用体育定向、体育运动的方式来感受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足迹,有着神圣而特别的感受。

据介绍,在开展红色大寻访,行走于祖国大地的过程中,青年学子将通过身体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来了解、感悟见证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从而更大地激发爱国热情,并通过这样的社会实践激发青年的使命与担当。届时,“绿瓦青年”红色文化寻访团将沿着中国共产党诞生、成长、奋斗的历程,赴上海、嘉兴南湖、广州、武汉、延安、北京等全国多地开始红色文化大寻访活动。

其间,将以城市定向、寻访体验、调研报告、成果展示等,使每支队伍在一次红色寻访、一份党史报告、一个活动相册、一份心得体会、一次主题活动、一份文化地图的“六个一”基础内容之外,再根据各自队伍特色,结合专业学习,融入体育与文化元素,在用脚步丈量革命足迹的同时,感受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的发展变化,感受全民体育、健康中国的氛围,共同领略红色文化、海派文化的独特魅力。

今年,上海体育学院共有97支队伍1000多名学生于暑期赴全国各地开展青春三下乡、慈善公益、爱心夏令营、社会调查等形式多样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鼓励学子深度实践解决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问题

最东去往黑龙江佳木斯,最西去往新疆喀什,最南去往海南三沙,最北去往黑龙江鹤岗……上海交通大学828支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已于近日开始分赴全国各地以及部分境外国家和地区,开展实践活动。

今年,交大参与学生超过8300人次,沪外实践团队比例超过70%,461位教师指导,交大表示,将通过将社会实践导论课、分论课等理论课与社会实践的第二课堂相结合,鼓励学子深度参与实践,力求通过自己的行动解决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问题。

出征前,上海交大党委常委、副校长王伟明还专门给学生上了一堂《新时代社会认知实践》导论课。围绕“如何认识新时代变化”“如何进行认知和实践”“如何做好实践的准备”进行了六次授课,覆盖3350位学生。王伟明通过一个又一个与同学们息息相关、意义深刻的案例,激发同学们主动认知时代的兴趣,呼吁同学们转换视角,走出寝室,走出校门,走出上海,走出长三角,走出思维定式,通过社会实践,感知新时代的精彩。

除了导论课外,交大今年的社会实践分论课首次根据不同的实践类别开设了19门课程。“主题类课程”邀请校内外高水平专业教师授课,引导大家发现问题、思考问题,鼓励同学们带着问题去实践;“技能类课程”更具针对性,除了新闻报道写作及图片拍摄、社会实践报告撰写等内容外,新增出行安全培训,让同学们把安全意识和实用技巧装进行囊。这些规范的课程内容和授课形式,使同学们完善了理论知识和技能储备,为大家开展暑期实践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青年报记者获悉,今年上海交大还完善了分类指导的工作体系,设计了“通识实践”“党建专项实践”“就业专项实践”三个实践板块。其中,“就业专项实践”板块鼓励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集中到国家重要行业关键领域的企事业单位走访实践、深度体验,在实践中帮助大家认准职业生涯方向,把个人选择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在择业就业的过程中,为国家和人民做选择。

上海师范大学今年以“立鸿鹄志,做实干家”为主题,开展的暑期社会实践覆盖六大活动:三下乡外出实践考察、爱心学校(暑托班)、大学生挂职锻炼、场馆赛事类志愿服务、创新创业夏令营和社会实践调研大赛。学校通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鼓励师大学子在实践中了解世情、国情、民情,本着爱心、热心、细心,服务社会发展,展现出新时代新青年积极健康的精神风貌和高昂激越的青春热情。

据了解,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也高校也已陆续启动暑期社会实践。

媒体链接:http://www.why.com.cn/epaper/webpc/qnb/html/2018-07/20/content_65182.html?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来源/青年报]

[报送单位/党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董杨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