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一下当前中小学生教育现状,这样的画面就会浮现在眼前——他们没有时间玩耍、运动,课余时间一心扑在了补习班上。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压力大、身心健康不容乐观,家长们的“焦虑指数”也不断上涨。
然而,鲜有家长意识到,体育运动其实是孩子卸下压力、释放焦虑的 “发泄口”。有研究表明,参与体育锻炼不仅能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还能改善学生的认知功能,同时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增益作用,能有效降低一些心理疾病的发病率。教育界人士呼吁:“鼓励儿童青少年多参与体育运动吧,这是孩子释放焦虑、经受挫折教育的最好方式。”
从小锻炼的学生都有一颗“大心脏”
“背负着较大学习压力的学生,需要有一个发泄的出口,而体育运动其实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静安区民立中学体育教研组长孙亮表示,体育课是劳逸结合最好的方式,在背景音乐中,学生们跟随老师进行前滚翻、双杠等各类体育运动,或者是通过游戏达到锻炼的目的,本身就是一种放松。尤其对于初三、高三学生而言,面对较大的升学压力,体育运动更是一种释放焦虑,疏导情绪的有效方式。
“我们总是抱怨学生成长过程中缺乏挫折教育,却忘了体育竞赛是挫折教育的最佳表达方式。”新中高级中学原校长、上海市中学生体协副主席徐阿根表示,从小锻炼的学生都有一颗“大心脏”:即使输了比赛,也要敢于直面结果,然后想办法让自己变得更强大,从而战胜对手;而若赢了比赛,则要不断反思进步,才能保持领先。
体育运动对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国内外诸多科学研究都已证实。在上海体育学院运动心理学教授李安民的研究中,相比没有运动习惯的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高,患上抑郁、焦虑、自闭等心理疾病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专家呼吁为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创设更完善社会环境
让不少体育教师觉得无奈的是,不少家长甚至认为,高强度的运动对孩子消耗太大,导致上课时容易犯困,影响学习效果。对此,孙亮解释说,学生运动后感到疲惫,多是因为没有从小养成运动的良好习惯,生活作息也不好。试想一下,“平时不大动,偶尔在体育课上运动一下,自然会觉得累;现在孩子学习任务太重、埋头书本的时间太长,每天晚睡早起,如此日积月累,精神状态怎么会好?”
为何孩子的运动时间一点点被学业挤压?李安民认为,说到底还是因为学校和家长对于体育运动的真正价值认识有局限,尤其是没有意识到运动对于学生智力发展和心理健康的正向作用。他表示,家长们普遍将孩子的智力发展等同于文化课学习,却从来没关注过运动与智力发展之间的关联。其实,“孩子的认知功能是在生活中全面发展的,并非简单从书本知识中获取。”
让孩子从周末的补课班里解放出来,回归到快乐的运动场上,不仅是学校体育课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话题。在李安民看来,家长首先要转变思维,不能单纯将体育运动与“玩”等同,而应该明白,人生的“起跑线”与体育运动也息息相关。
有专家呼吁,要为儿童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创设更完善的社会环境。比如完善社区体育设施和场地配置,为青少年体育运动提供科学的健身指导。更有专家提议,为儿童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设立意外伤害保险,降低运动伤害风险。
媒体链接:http://client.whb.cn/new//index.php?option=com_m_news&task=news&id=128747
[来源/文汇报]
[报送单位/宣传部]
[责任编辑/董杨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