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刘晓晶、通讯员董杨华12月29日报道:经过18个月的筹备,上海体育学院原创大师剧《蔡龙云》28日晚在上海白玉兰剧场正式公演。
《蔡龙云》由上海戏剧学院著名编剧陆军教授执笔,国家一级导演徐俊执导,上海体育学院武术表演专业教师王继强担当武术指导,该剧采用“点线式”的剧本结构,融合了精彩的武术动作,突出“武”的朴实无华与艺韵纷呈,“打”的简洁实用与引人入胜。通过生动感人的故事展现我国著名武术技击家、理论家、教育家,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教授蔡龙云的不同人生阶段,展示一代武术大师的风采。
历时18个月,十易其稿
从2017年6月项目立项到2018年10月,上海戏剧学院著名编剧陆军带领其团队成员黄锐烁、方智钧历时一年多的时间,历经了采风、采访、构思、大纲、初稿、修改、定稿等过程,历经十余稿的修改,写成了这部《蔡龙云》。
在陆军教授对于大师精神的精准把握下,编剧团队最终确立了剧本的主题立意为“正心”,借以回应在武术历史进程及当代社会中的种种乱心怪象,以大师的“正心”精神给这个时代以深刻的启示。
编剧陆军介绍说:“在众多的大师剧中,《蔡龙云》一剧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得益于上海体育学院优质的武术和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表演资源。因此,无论是在剧本写作时设置场面,还是在实际舞台演出中构建情境,本剧都比其他的大师剧有更多的有利条件,即更具表演性,更富观赏性。利用这一优势,我们在表现大师教书育人、治学正心的同时,也力求能生动展现出上体学子们的青春活力与时代亮色。”
师生同台共演是表演也是教学
饰演中年和老年蔡龙云的是来自上海戏剧学院的教师、资深演员余忠,余忠跟蔡龙云也有一段渊源,80年代,在上海体育学院进修时,余忠曾经上过蔡龙云的课。在他眼里,“蔡龙云先生是一个非常儒雅、非常“清澈”的人,我深有体会,也很敬佩他。我在他身上能读到很多东西,演绎过他之后,我更能体会到他的儒雅和谦卑。人的修行方式各有不同,习武的人,一拳一脚,一招一式,都是一种修行,蔡先生在里面“悟”到了。我在演绎他的同时也能够反省我自己”。
图为大师剧《蔡龙云》剧照。
与余忠演对手戏的是来自上海体育学院大一学生顾子轩。他在剧中饰演的是武术学生李守武。作为一名刚刚入行的武术表演专业学生,在这样一出戏当中承担重要角色,对于顾子轩来说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学习机会。刚开始排演的时候,顾子轩找不到说台词的感觉,“演对手戏的余老师给了我很多表演建议,他会让我躺在地上说台词,慢慢的就有感觉了,然后他又让我突然起来,起来的瞬间说台词,这样不断重复直到找到正确的感觉”。
值得一提的是,一共有50余名武术表演专业学生参与到了大师剧《蔡龙云》的表演中,大师剧的舞台既是学生们表演的舞台,也成为老师对学生教学的课堂。
“我不是大师,我是老师!”
蔡龙云出生于武术世家,1943年12月13日,年仅14岁的蔡龙云在上海击败俄国拳师马索洛夫,比赛结束后,《新闻日报》以“中西拳击对抗,中华队获大胜”为标题,发表了中国队以五胜二负一和获得大胜的消息。他们为中国人出了一口气,他们为中国武术界扬眉吐气。因他的小名叫“大龙”,故蔡龙云被武术界誉为“神拳大龙”。
图为大师剧《蔡龙云》剧照。
新中国成立后,他投身于武术事业,是武术史上少有的文武兼备的思想家,出版专著十余部,为武术运动的传承与发扬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1960年1月,32岁的蔡龙云开始在上海体育学院任教,担任武术教研室主任,直到晚年,他仍然坚持在教学研究第一线,曾主编我国第一部《武术竞赛规则》。
在蔡龙云眼里,“武术不仅是一个强身健体的技能,更重要的还是立德树魂的民族精神”。他尤其强调对习武者的武德培养,“习武先习德”,习武的过程是一个“内外双修”的过程,大师剧《蔡龙云》也生动展示了蔡老的武德育人理念。
身为武术大师,生前蔡龙云总说:“我不是大师,我是老师!”他不仅在教师岗位上为中国武术的持续发展培养了一大批栋梁英才,而且关心指导了许多未曾谋面的“学生”。虽然教授过无数成名学生,但他却常说:“没有徒弟,他们都是学校和国家培养的。”
图为大师剧《蔡龙云》剧照。
媒体链接:http://enjoy.021east.com/e/20181229/u1ai12123364_K26676.html?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t=1546392047384
[报送单位/党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董杨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