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 | 民众盲目防控病毒行为彰显提高健康素养的紧迫性

日期:2020-02-12浏览:

近日,有媒体消息称“上海药物所、武汉病毒所联合发现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消息一出,15分钟之内全网电商平台双黄连口服液售罄断货,全国各地当晚就有人不顾疫情排起长队,将各药店内的双黄连口服液一扫而光,甚至连兽用双黄连都被抢空,乃至双黄莲蓉月饼也遭疯抢。除了双黄连口服液,被大众关注甚至抢购的还有藿香正气液、安宫牛黄丸、金银花、绿茶、槟郎等。

近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来势凶猛,多渠道、人传人的迭代传播,短时间内蔓延了中国大地,并且扩散到亚洲、欧洲、北美洲、大洋洲等国家和地区。截至2月8日,全国确诊人数达34664人,疑似27657人,死亡724人。由于病毒传播隐蔽、扩散迅速、防控困难、信息不对成等原因,一定程度上民众产生了恐惧情绪和恐慌心理,进而导致出现一些非理性的盲目的自我防控病毒行为,这种现象说明我国民众的健康素养水平并不高。国家卫健委数据表明,2017年和2018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平均值为14.18%和17.06%,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国民众较低的健康素养水平所导致的非科学健康意识、非理性社会心理、非常识防范行为,在重大疫情期间都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进一步彰显了提高社会民众健康素养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1月25日和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分别明确要求,“要加强舆论引导,加强有关政策措施宣传解读工作,增强群众自我防病意识和社会信心。”“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精神文明教育,加强对健康理念和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提高文明素质和自我保护能力。”《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将“提高健康素养水平”作为重要战略目标和任务。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明确将“健康知识普及行动”作为15项行动中的第一项,目标是到2022年和2030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分别不低于22%和30%,“把提升健康素养作为增进全民健康的前提,根据不同人群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健康教育与促进,让健康知识、行为和技能成为全民普遍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实现健康素养人人有”。为此,必须以此次重大疫情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健康的系列重要论述精神,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和手段,切实提高社会民众的健康素养。

第一,建立大中小幼一体化的“全过程”健康教育体系。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的“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健康教育作为所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的要求,把“健康素养”课作为各个学段的必修课,从生命教育、健身意识、心理健康、卫生习惯等方面建设课程内容体系,打造体育课、健康课、心理课、生物课等相互支撑的健康课程群。根据大中小幼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健康素养课,幼儿阶段重在卫生习惯养成,小学阶段重在身体素质提升,中学阶段重在健康意识塑造,大学阶段重在生命认知形成,引导不同年龄、不同学段的学生正确看待身体和疾病,正确对待生活和生命,确保到大学毕业时,每名学生都接受过系统完整的健康素养教育。

第二,建立点线块面立体化的“全方位”健康防护体系。从点上来讲,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强化“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和“主动健康”的理念,引导公众建立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和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塑造自主自律的健康行为。从线上来讲,构建个人-家庭-社区-社会的健康防护线,推进居家健康宣传与健身运动,配齐社区健康指导员,鼓励社会机构参与个人健康防护;从块上讲,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状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素养教育,城市可逐步组织开展基本技能素养的普及,农村可优先重点提升民众的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和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从面上讲,要动员全社会创造健康防护的支持性环境系统,紧密结合国家卫生城市、健康城市、全民健身运动模范市县等建设工作,与党建、文化建设等工作密切联系,促进健康支持性环境可持续发展。

第三,建立体医卫保协同化的“全要素”健康促进体系。坚持“大健康”理念,面向民众加大体育、医疗、卫生、保健等各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宣传、培训与推广。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和健身方法,推动全民健身生活化;推进体医融合,加强非医疗健康干预,形成运动处方与医疗处方相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强化现代卫生意识培养,尤其是推进农村地区的卫生宣传和生活方式改变;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治疗、危机干预等方式,加大全民心理健康科普宣传力度,引导公众科学缓解压力,正确认识和应对常见精神障碍及心理行为问题;着力抓好预防保健,大力抓好全民预防保健宣传。

第四,建立多重渠道融合化的“全覆盖”健康宣传体系。健康宣传要坚持“权威性、专业化、生活化”的原则开展,避免社会公众不解、曲解和误解。科技部门牵头组织力量开发高质量的医学科普产品,力求精细化,科学化、专业化。鼓励健康专业人员与多媒体技术人员编写或创作出适合公众喜闻乐见的健康科普动漫、视频、音频产品。鼓励各层次的医务人员立足本岗位和专业特长,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站,在社区、养老院、企事业单位、中小学校等地点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和科普宣传;针对不同时期的健康热点问题进行科普宣传,及时辟谣,传播权威信息;鼓励医务人员从事医学科普教育服务,以形成健康教育的常态化长效机制。各级各类媒体加大健康科学知识宣传力度,积极建设和规范各类广播电视等健康栏目,利用新媒体拓展健康教育。加强宣传把关和监督,对于健康宣传的内容、时间、形式等都要严格管理,加大对健康医药广告、健康科普产品、新媒体宣传产品的审查力度和对虚假医疗医药广告、违禁出版物等的处罚力度。(胡德平 郭炜 于永超

(上海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媒体链接:https://cn.chinadaily.com.cn/a/202002/10/WS5e40f475a3107bb6b579e61d.html?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责任编辑/董杨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