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开幕不足一年时间,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筹备和备战工作已进入冲刺阶段。从2月16日起,作为冬奥测试赛的“相约北京”系列冬季体育赛事高山滑雪和雪车雪橇项目比赛就将在延庆赛区上演。
在倾力备战的冰雪健儿身后,一支来自上海体育学院的“冬季项目运动员技能优化关键技术研究”团队,在争分夺秒地为各项目国家队提供科技攻关和科技支撑服务。这个春节里,团队中的一些成员选择原地过年,为疫情防控减压,为“科技冬奥”坚守。
“能有机会为运动员提升成绩、为国家举办这样一届盛会,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就有种由衷的荣誉感和使命感。”选择成为“原年人”,担任国家高山滑雪队随队科研人员的上体运动康复专业研二学生徐永鑫表示,“春节没和家人团聚确实有点小遗憾,但这样一段经历将是我人生中巨大的宝藏。”
第一次在外过年,体验运动队里的“累并快乐着”
这是来自山东淄博的徐永鑫第一次没在家过年。今年1月初,他加入国家高山滑雪队科研团队,从事随队科研保障工作。从此,他每天的时间表都排得满满当当——清晨出发去雪场,在冰天雪地里拍摄训练视频、收集各项数据,下午回到基地做视频分析和数据处理,晚上参加队内会议,还要与其他科研团队对接各类事宜。
“我们的工作就是以科学理论和方法,尽可能帮助运动员发现技术动作上的弱点,提升运动表现,科学监测训练负荷、疲劳程度和恢复状态。”从校园到运动队,小徐的角色和生活节奏都发生了很大改变,“之前没想过能以这样的方式参与冬奥会,最真切的感受是‘累并快乐着’。”
过去一个多月的跟队经历,对小徐而言,每天都是新鲜体验,独自在外过春节亦是“难得的经历”。“肯定会想家,但队里安排了很有过节氛围的活动,一点儿都不枯燥。”他通过视频与家人“云”团聚,还特意准备了小惊喜,“当然,工作还要继续,不可能完全休息,有很多数据等着我们去处理。”
以校园为家,在温暖年味中与工作相伴
与徐永鑫一样,因课题需要于1月中旬回沪的高山滑雪国家队科研主管李路,也选择了做一名“原年人”。“一方面响应倡议减少疫情防控压力,另一方面科技冬奥的工作的确时间紧、任务重。”去年7月从德国留学归来后,李路于9月回到母校进入上体博士后工作站,10月就加入了由运动科学学院院长刘宇教授领衔的“科技冬奥”团队。“算起来这是第六年没有回郑州过年了。情感上肯定想回,但助力冬奥是很有意义的工作,家人也都很支持。”指着队服胸前的国旗,李路自豪地说:“这可是国旗啊!”
“从生理生化到空气动力,从技术动作到装备护具,我们把采集到的数据解码成实用信息和建议,将运动员的需求收集整合后与科研最大程度对接,帮助运动员提高成绩。”他坦言,与独自在实验室专心做研究相比,为运动队提供科研保障是一项复杂且极具挑战性的工作,“工作涵盖很多方面,每天时间都不够用。而且高山滑雪是户外训练,遇上极寒天气,体感温度只有零下45摄氏度,手都冻到皮肤坏死。”
春节期间,留沪的李路以校园为家,第一次有机会在这座自己喜欢的城市迎接农历新年。“学校氛围很好,挂灯笼、贴福字,充满了年味。学习、生活各方面保障都细致周到,给我们留校提供了安心的环境,感觉像家一样温暖。如果有时间,也会去感受一下上海的新年是怎样的。”之所以说“如果有时间”,是因为他在回沪后依然为自己安排了每天十小时的工作时间,包括远程为队伍提供实时科研保障,“时间紧迫,首先还是要满足工作。”
在李路看来,当下高强度工作的意义不仅在于助力北京冬奥,更是为中国冰雪运动的整体发展筑牢科技助力的根基。“竞技体育达到一定高度,靠经验挖掘潜力的部分已非常有限,需要通过科研助力去进一步实现突破。”他表示,优势项目只需科研上有微小的帮助就能带来巨大突破,而像高山滑雪这样差距比较明显的项目,一个周期的助力未必会有明显效果,但从长远看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媒体链接:http://wenhui.whb.cn/zhuzhanapp/yd/20210215/392213.html?timestamp=1613726290029
[责任编辑/董杨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