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 | 社区健康师,让更多人科学地动起来

日期:2021-06-28浏览: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运动健身已是许多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可你真的懂得如何科学地运动吗?

不同人群有不同的身体素质和特点,适应不同种类的运动,如果运动不得法,还可能造成损伤。社区健康师的出现,便是从专业角度帮助人们从“吃动防调”四个方面了解自己,科学运动。

自去年6月实施试点以来,杨浦区与上海体育学院共同推出的社区健康师项目已经深入社区,让许多居民接触并了解到“主动健康”的健康管理模式。这一年间发生了哪些故事?未来,社区健康师如何更好地发挥所长?

来到家门口,手把手地教

陈群秀今年62岁,是杨浦区长白新村街道的居民,注重健康的她常常骑着电瓶车,去社区周边的健身房锻炼。过去的一年里,陈群秀去健身房的次数少了很多,她找到了一个更吸引自己的地方——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

从延吉东路进入小院,走上服务中心二楼,右手边第一个房间便是陈群秀的新去处。全身有氧健身车、老年人卧式健身车、全身垂直轮椅律动机……一台台健身器材占据了房间的一侧。自去年6月从居委干部口中听说了这个健身室,只要有空,她几乎天天都会走过来动一动。

高频率“刷脸”的陈群秀对全身有氧健身车情有独钟。她告诉记者,在市面上的健身房接触到的大多是大众化的健身器材,比如椭圆机、动感单车等,但这些器材的锻炼方式和运动强度并不是特别适合老年人群。而这台通过侧摆臂来增强全身协调性和关节灵活性的有氧健身车,是专为老年人量身定制的。

“第一次来锻炼的时候,我就像往常去健身房一样,坐到机器上就开始活动,没想到,一位穿着运动服的小姑娘主动过来教我怎么做。”陈群秀说,在外面的健身房,不管用什么器材基本都没人管、没人教,做的动作到不到位,自己也不清楚。这次主动有人来教手脚怎么配合、正反方向分别怎么动,还细致地解释这些动作为何有助于提高心肺和肌肉功能,增强平衡力、防止跌倒,陈群秀听得特别认真。就这样一边学、一边练,后来她才知道,这个“好心的小姑娘”是从上海体育学院来到社区服务的社区健康师。

2020年6月10日,杨浦区与上海体育学院联手启动了创新型社会服务项目——社区健康师后,开出了《老年人防跌倒18招》《走进心理学,走进你自己》《太极健骨法》《肩周炎的康复指导》等一系列课程菜单。区内下辖的12个街道的数以百计的居民、白领和陈群秀一样,在家门口遇见运动专家,得到了运动营养、科学健身、伤病防护、心理调适方面的指导。

对许多居民来说,健康讲座的形式并不陌生,但这样的讲座往往只是停留在知识点的传授上,很难真正让人学以致用,难以养成能够长期受益的习惯。但这一次,社区健康师们不但来了,还定点持续开课,手把手地教授技巧。“有这种好的机会,我们都非常欢迎,很多人都一次不落地上完了课。”一位居民表示。

看动作,也看面部表情

骨质疏松是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普遍患有的疾病,骨关节疼痛、脊柱变形甚至骨折等病痛,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研究表明,一些轻负荷的体育锻炼能够有效预防或改善骨质疏松,而人们耳熟能详的太极拳就是其中的一种方式。因为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上海体育学院教授刘静所开设的《太极健骨法》课一经推出,就受到了欢迎。

刘静有着20年太极拳养生研究经验,得知社区健康师项目后,她主动申报了课程并报名参加。长期以来,她研究时接触的都是小样本群体,而她敏锐地认识到,社区健康师项目提供了一个更大的平台。这个平台让她能在授课的同时观察这个时代的不同群体的具体情况,了解人们的真实所需,随后更精准、有效地通过运动设计来回应这些需求。

不过,在社区给居民上课与在学校给学生上课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对学生主要是介绍理论和前沿研究,但面对居民必须单刀直入,更适合从大家普遍感到困扰的问题引入,激起好奇心、提升参与度。”刘静举例,当她抛出“为什么很多人弯腰会感到疼痛”的问题后,会带着大家找到并触摸自己身体的一些部位,再解释究竟是哪方面的力量薄弱和关节不稳固会导致这种情况。等居民们有了基本认识,再根据大家的运动习惯和运动能力,分别设计近阶段适合做的几个动作,配合图片和现场示范进行教学。

作为老师,刘静觉得每次上课前都要做足功课,但她不愿让社区内的课堂氛围显得过于严肃。当居民们一排排地站着跟着做动作时,她会悄悄地观察每个人的面部表情、动作幅度和与他人之间的距离。在头两次课上看到有人面部表情较为紧张、少有和他人的交流时,她会特别加强与之互动。

刘静解释说,运动是增强人与人连接的最好的媒介之一,尤其是对于平时感到孤独、郁闷的老年人来说,能够走出家门、和同伴们一起通过太极升降桩的动作来活动身体,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放松,有益于认识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并且感受到被关怀和被认可。令她欣慰的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一位失独老人学员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班上的笑声和交谈声也越来越多。

最近,除了继续教授《太极健骨法》,刘静还多了一个新任务,和其他几位社区健康师一起到改造升级后的上体运动健康促进中心,为居民们分析身体素质检测报告,为后续的运动和提升支招儿。

细致提问,防范突发状况

课间闲聊时,不少社区健康师都会被居民们问到类似的问题:老师,这项运动我是不是要每天坚持才有用?不坚持锻炼的话,效果是不是会降低?

这些问题展现了居民对运动安排的困惑,也暴露了他们对自身状况和运动能力的不了解。很多时候,正是因为这些不了解,导致运动损伤甚至是更大的危险。

在去年10月的一次高强度间歇性训练(HIIT)课上,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院教授王丹见证了惊险的一幕。HIIT是一种让人在短时间内进行全力、快速、爆发式锻炼的训练技术,颇受年轻人的欢迎,那次课不仅有退休居民参加,还有利用午休时间来上课的白领。开课后,当天负责带教的上体体育教学专业研一学生毛鑫玉正带着大家做着原地高抬腿、深蹲的基础动作,导师王丹突然发现了不对劲——一位30多岁的女性脸色发白、露出痛苦的表情,有种喘不上气的感觉。有着医学背景的王丹当机立断,让这位学员停下动作,到通风处坐下休息,同时为她按压内关穴。约5分钟后,这位学员的情况好转,脸色逐渐恢复正常。

后来仔细一问,王丹和毛鑫玉才知道,这位学员当天因为赶时间来上课,连午饭都没顾上吃。尽管她过去会进行规律性的锻炼,但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的一段时间内,她的运动次数大大减少,运动能力已经下降。而她本人并未及时意识到这一情况,想着自己可以完成老师带领的动作,还试图完成难度更大的动作,这才造成了突发状况。

毛鑫玉至今对此情形感到后怕,如果不是导师及时发现情况,后果会怎样?这也让她对社区健康师的岗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事实上,很多体育运动专业人士习以为常的基本常识,对广大居民、白领来说可能并不熟悉,或者只是一知半解,因此,社区健康师需要更加细心,把课程地点、时间、背景音乐、服装选择都考虑到位,甚至在课程进行阶段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比如教动作前,习惯性地问一问大家,前一晚有没有熬夜、身体有没有感觉特别疲劳、早饭或午饭有没有吃等,并根据课堂上学员的年龄和身体特点调整运动内容和强度。

与居民们接触多了,毛鑫玉也收获了过去在课堂中不曾有过的感悟。在她的带教课堂中,有一个二三十岁的年轻小伙子因缺乏运动而动作协调性不佳,无法做出标准的动作;也有一个因为经常跳舞、锻炼而看上去远小于真实年龄的大姐,各种动作都完成得很好。这让她感慨:年龄,有时候真不是问题!

非医疗健康干预也要执行

几个月前,一位年过古稀的老伯不慎在家中摔倒导致髋关节骨折,后被送往上体伤骨科医院。听说老人骨折,家属向医生询问的第一句话便是:老人在床上休养的这段时间里,应该怎么吃?

从业多年,上体伤骨科医院院长王雪强对这句话再熟悉不过。他告诉记者,“伤筋动骨一百天”是我们国家的一句流传已久的俗语,体现了人们对待骨折的惯常态度——要休养、不能动,最好加强食补、促进恢复。但是,国际上普遍的研究和实践证明,骨折了,才更加要动。

去年6月以来,社区健康师项目还尝试在上体伤骨科医院和几个街道试点推出运动健康和体育融合门诊,一位医生和一位社区健康师共同坐诊,对病患开具“运动处方”,给出科学建议,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对骨折的老龄病患来说,为什么要动、如何科学地动,便是进驻医院的社区健康师要向病患及其家属所传达的内容。

起初,病人不理解,为何自己明明髋关节骨折,社区健康师却要执行锻炼上肢躯干力量和锻炼呼吸的“运动处方”。王雪强解释说,一个成年人在病床上每躺一星期便要丢失5%的肌力,长期卧床会导致人的肌肉力量、骨骼密度以及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机能下降,对老年人来说尤是如此。因骨折而卧床数月期间,如果不加以运动恢复,老年人可能会肺部感染,引发危险。因此,社区健康师定期到床边进行指导,督促病患进行心肺锻炼很有必要。

过去一年中,一名小学六年级的患者的情况让王雪强和其他社区健康师感到唏嘘。这名患者在小学二年级时曾因跳跃时膝盖疼痛而就医,当时医生让他避免做这个动作引起疼痛,于是,几年中他再也没上过体育课。等王雪强为其检查后,发现小患者的骨密度和心肺能力下降得很厉害。

因为一次受伤而暂停了运动,或是因为怕受伤而不去运动,都是社区健康师在工作中常常遇到的病患情况。“有些人很担心跑步5000米或者走路超过8000步就会造成身体损伤,但根据国际上推崇的中等强度的运动标准来看,这些运动量是没有问题的。”王雪强说,如果受伤或者感到不适,合理的做法不是从此远离运动,而是想办法加强相关部位的力量,把有氧运动和肌肉锻炼相结合。

很多时候,医生负责的是诊断病因,而社区健康师负责的是执行具体的非医疗健康干预,帮助病患从运动损伤中恢复。两者的配合体现了体医融合,也是通过一次次坐诊和干预帮助更多人实现从“被动医疗”到“主动健康”的转变。

查漏补缺,让所学有所用

“老师,下一次课是什么时候呀?”“除了课上讲的,我们还有更多内容想和您请教!”“上次我和亲戚说起我正在上的课,他们都羡慕得不得了……”

在与居民的沟通中,不少社区健康师都得到了这样的反馈。居民们的热情让他们感动,也让他们上起课来更有劲头,但他们也有烦恼——碰上学期刚开始和期末考试阶段,自己在学校的教学任务也十分繁重,有时便顾不上社区里的课。在校学生经过老师的带教和指导,虽然能够为居民们提供一定的服务,但在专业上还有很多需要进修和提升的地方。社区健康师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和源源不断的输送。

今年4月下旬,一个特殊的培训班在杨浦区开班,参加的人员中既有足球前国脚、举重退役运动员,也有羽毛球、击剑领域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还有来自上海体育学院的在校学生。在为期两个月的时间里,79名学员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共同学习了有关不同年龄人群的体质测试、运动动作评估、运动心理学、运动处方开具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杨浦区体育活动中心羽毛球中级教练员杨寅谈到近期所学的内容,还有些意犹未尽。平日里,他主要负责青少年羽毛球训练,对那个年龄阶段的身体素质特点、所适应的训练强度和心理特点较为熟悉,可很少接触到白领和中老年人群。而在培训课堂上,老师对各年龄层特点的剖析弥补了他的知识空缺,让他的心里更有谱。

“这次培训讲到的运动营养学内容对我的日常工作帮助也很大。”杨寅说,“青少年都处在长身体的阶段,平时运动量又比较大,现在我带他们运动前都会让他们补充一点鸡蛋和香蕉的摄入,保证营养,也能帮助训练。”

黄雨萍是上体2018级休闲体育专业的学生,来自广西的她自小练习体育,一直以成为一名体育人为目标。学校的课程虽十分丰富,但黄雨萍也会想,学了那么多却无处施展,也不知道是否真正掌握了这些技能。因此,一看到这次培训的消息,她便第一时间报了名。

作为体育专业生,黄雨萍和其他同学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培训中,他们还是大呼“过瘾”。黄雨萍表示,拉伸课上老师讲到了针对大众人群的上下肢的激活方法,还教授了效果更好的被动拉伸方法。“以前我们只会主动拉伸,但这次配合着呼吸学到了更加透彻的拉伸方法,广泛适用于各种运动后的疲劳缓解。”

月底,黄雨萍和同班学员们就要到各个社区和运动场所实践过去两个月的所学,她一边期待着,一边盼望能有更多同学参与到这个项目中,为更多热爱运动、想要拥有健康体魄的人提供一份帮助、贡献一份力量。

专家对话

运动场地越来越多专业指导有待跟上

记者:社区健康师项目的启动背景是什么?他们能为社区带来什么?

高炳宏(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院院长):伴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还有一系列“富贵病”。尤其是在上海这样的特大型城市,相当一部分人每天过着从家里到办公室“两点一线”的生活,一天之中看手机、看电脑的时间远超过其他活动时间。种种不良行为导致了各种疾病出现,高血压、高血糖(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等慢性病高发,久坐不动导致肩、颈、腰部疼痛。

当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健康问题至关重要,想要改变时,却发现自己不知道如何调整现有生活状态中不太规范的行为和不甚健康的饮食,人们对于运动健身的知识也相对匮乏,无法自主提升身体机能和运动水平,很难充分享受体育锻炼带来的身心愉悦感。相关研究表明,我国运动人群的损伤发生率逐年增加,数字高于英美等国。而在伤病发生后,人们普遍不知道如何通过运动方式去缓解伤病、促进身体更好地恢复。

社区健康师正是针对这些痛点,深入社区为居民服务的人群。他们不单单具备某项单一的技能,而是兼具运动学、医学、心理学等多门类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复合型人才,面向中老年人、运动爱好者、慢性病患者、亲子群体、残疾人等不同人群,开展运动营养、科学健身、伤病防护、心理调适领域的线上与线下讲解内容。通过这种面对面的讲解与指导,社区居民能收获的将不只是某一项运动技能,而是有关“怎么吃”“怎么动”“怎么防”“怎么调”的科学知识,真正理解“运动让身心更健康”的内涵。

记者:其他国家是否有类似的社会角色为社区居民提供运动健康方面的服务?

高炳宏:上世纪40年代左右,美国经济高速增长,民众获得了财富积累后生活方式大大改变,很多过去不太有的疾病随之而来。在那之后,美国人便产生了锻炼身体的自主意识。发展到今天,美国人普遍有一定的运动习惯,运动产业较为发达,因此更多地以企业的形式提供运动健康服务。人们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健身场所和运动健康促进中心。欧洲和美国不同,有更多偏公益性质的服务,有些国家和地区还会给老百姓发免费的福利卡,推动健身热情,培养运动习惯。

总体来说,欧美国家的民众更早产生健康需求,政府在全民运动健康促进方面都有较多的投入。相对而言,我们还处在全民运动能力培养的初级阶段,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人才,而欧美国家已经进入职业工种细分阶段,运动营养师、运动生理师、运动心理师、物理治疗师、体能教练、技术教练等职业定位都很清晰。

记者:自去年6月项目启动实施以来,社区健康师与居民之间碰撞出了什么样的火花?

高炳宏:启动一年来,社区健康师项目已进入社区服务160次,覆盖居民近5000人次。同时,通过官微推送了4门专题的15个科普视频,还开展了26次线上直播课,累计活跃粉丝共8万人。

这一年来,我们感受到老百姓对讲座和课程非常欢迎。体育运动已经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杨浦区社区健康师进驻的社区中,有相当一部分老龄化程度较高。从大家的参与情况来看,尽管态度很重视,但对怎么做并不清楚,对于配合运动的膳食和营养搭配也不太了解。当我们讲授一些在家就可以做的实用性强的内容,比如“老年人防跌倒18招”时,大家的反应特别热烈,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训练后,效果非常明显,这让“社区健康师”非常欣慰和自豪。

“吃动防调”是一个完整的闭环系统,但目前我们每次下社区讲座的时间毕竟有限,未来还需要更加系统性地规划和供给健康服务。社区健康师任重道远。

记者:未来还可以在哪些方面进一步突破,满足更多人的需求?

高炳宏:上海这些年投入建造了许多社区健身房、健身苑点和健康小屋,供市民使用的场地数量不断增加,但有些场地配备的设施比较基础简易,器材的专业性有待优化。另一方面,这些场地的建造、管理和维护分属不同部门和单位,要提升场地的使用效率和功能多样化较为困难,未来需要形成沟通和联动机制,让它们发挥更大效用,服务更多人群。

同时我们发现,便民服务场所中有资质的指导人员大量缺乏。运动不是“乱动”,其中有很多学问,需要科学和规范的指导。目前社区也越来越多地配备了体质测试的机器,要让测试真正服务于民,专业人员的解读和指导也要跟上。

 

 

 

[责任编辑/董杨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