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观 | 聚焦运动康复“新蓝海”,上海体院上演一场全国技能大比武

日期:2021-10-27浏览:

体医融合,培养运动康复应用型人才。

全民跑马热,很多人却不知道如何避免膝盖伤病;经常打网球、打乒乓球,一不小心遭遇网球肘;随着国人参与体育运动意识的增强,未来运动康复需求有望进一步激增,恐出现专业人才缺口。

近日,“2021体医融合·健康中国”第四届全国高校运动康复专业学生技能大赛暨全国高校运动康复专业建设发展论坛在上海体育学院举办。来自全国46所高校的200余名师生进行了一场运动康复专业技能的竞技,业内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话运动康复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本次全国高校运动康复专业建设发展论坛邀请了来自全国的25位业内专家学者,通过传递最前沿的行业动态和发展趋势,从专业与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视角,共同研讨专业发展、教材建设、师资水平、人才培养、职业资质、社会就业等大家高度关注的相关议题,汇聚和交流最先进的专业理念。

上海体育学院院长陈佩杰指出,近年来,党和国家把健康事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健康中国”纳入到国家未来发展的战略布局当中。在健康中国的引领下,运动康复专业的发展有了更多的优势,有利于全民对运动康复专业的认识、高校对运动康复专业发展的投入、运动康复专业人才的培养、社区运动康复体系的构建与发展。

中国康复医学会体育保健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赵斌提到,运动康复专业正在面临一个战略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高速发展期,在人才供需、职业鉴定、职业规划等方面拥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本次技能大赛有助于推动与促进运动康复应用型人才培养,交流与展示各校人才培养的成果,希望参赛团队能够相互学习、交流经验、共享成果。

 

 

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技术协会组组长王家宏谈到,在体医融合、健康中国、体育强国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大背景下,对未来培养复合型康复人才提出了更高水准的要求。通过本次论坛能够为构建中国特色的运动康复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人才培养体系奉献最新智慧成果。

中国康复医学会会长方国恩认为,本次技能大赛规模大、层次高、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参赛人数多。专委会将一如既往加大对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科学普及、社会服务的重视与支持的力度,搭建高水平、国际化的体育保健康复事业发展平台,为中国体育保健康复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据悉,本次大赛以“理论笔试+技能操作”的模式,重在考评学生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理论笔试涉及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康复评定学、运动损伤以及相关运动康复技术等课程内容,技能操作则分为个人操作技能和团队合作两部分,考察内容包括运动防护技能、肌肉骨骼康复、慢性病运动处方三方面内容。来自全国各地的46支参赛团队同场竞技。

经过为期两天的比拼,本次大赛共评出一等奖15人、二等奖30人、三等奖45人,授予80名指导教师“优秀指导奖”,上海体育学院等12所高校获得团体一等奖,重庆文理学院等17所高校获得团体二等奖,湖北中医药大学等17所高校获得团体三等奖。

 

 

本次活动由中国康复医学会体育保健康复专业委员会主办,上海体育学院承办,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技术学科组和上海运动与健康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共同协办。

 

媒体链接:https://web.shobserver.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418215

 

[责任编辑/董杨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