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排近期的亮眼表现,中国男子网球选手历史性进入美网正赛,回想今年2月北京冬奥会,重大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和竞技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是中国国家形象与国家软实力的最好彰显。讲好中国的体育故事,自然也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题中之义。2022年8月23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体育全媒体传播格局构建研究”开题论证会在沪召开,来自线上线下的学界和业界专家学者,共同围绕两个大局下,如何讲好中国体育故事,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言献策。
体育强国背后的叙事方式如何与时俱进
中国新闻史学会应用新闻传播研究会会长、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张志安教授认为,伴随着“双奥之旅的完美收官”,中国已开始在一个更加自信的框架或境界内传播国家体育形象,而“构建新时代体育全媒体传播格局”正是对这样一个时间节点和历史使命的回应。因此,要立足全媒体传播在全球化和数字化双重语境下的格局调整,把握网络社会深度媒介化这个全媒体的本质,审视当下体育传播的历史方位和国家动力,进一步凸显问题意识,以中国当下全媒体传播的重大问题和关键挑战作为核心线索来展开理论研究,力争在现代传播体系构建和体育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等知识论和方法论层面作出新的贡献,为国家推动新时代有价值引领的体育文化传播提供有效的政策建议。
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体育文化传播与人文传承”创新团队带头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体育全媒体传播格局构建研究”首席专家、上海体育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张盛认为,立足新时代体育发展的历史方位和功能定位,深入挖掘现代传播对发展体育的多维度价值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随着我国体育以更加开放和自信的姿态走入世界舞台中央,以构建新时代体育全媒体传播格局,展现中华体育的人文之美和体育强国的中国之治,应成为体育新闻传播学努力回应的时代之问和人民之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体育全媒体传播格局构建研究”将致力于系统阐释构建体育全媒体传播格局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丰富内涵,推动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动力机制,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的内在机理,进一步拓展体育全媒体传播的理论想象和应用场景,以交叉融合的视野完善新时代体育传播研究的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魏伟教授认为,全媒体迅猛发展的时代,软实力和叙事方式对于提升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也有相当重要的作用。2022 年北京冬奥会的开闭幕式体现了我国全媒体传播的建设成效,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极富感染力的弘扬,更对国际奥林匹克文化作出了丰富和延展,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一种“以我为主”的自我他者化的表达,而 2022 年北京冬奥会则是一种以“我们”为主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话语方式表达。
必须着力于“人民体育为人民”的叙事基点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速继明教授认为,构建新时代体育全媒体传播格局抓住了在中国特色语境下研究体育传播的根本问题,它最终的落脚点不应限于媒体本身,而应从个体人到社会人,再到从社会人到体育人,在这个抓取关键要素的过程中,它的研究可以被应用到别的层面,体现关注人本身、人的价值以及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好地抓住时代的价值要素,回应时代的根本问题。
武汉体育学院万晓红教授认为,全媒体是信息流手段的集大成者,技术发展提供了基础,而体育传媒的产业链需要更高效的互联和互动,这才能使全媒体传播格局的构建成为可能。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厘定全媒体概念,理解传媒产业,关注人民对新时代体育发展的需求,结合体育强国建设实际,围绕传播格局的构建,立足现实,聚焦问题,为推动体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对策建议。
上海体育学院副教授张帆表示,在国家交流和形象展示中,体育传媒的独特作用不可替代。中国体育整体实力和中国优秀运动员得到全球越来越多的关注,社交媒体传播可以促进体育传播立体化、个性化和故事化。在媒体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必须把握社交化、移动化、智能化的传播趋势。构建体育全媒体传播体系需要高度重视体制机制的创新,优化传播流程,重视平台建设与内容建设,不断形成与我国体育实力相匹配的传播能力。
强化体育故事表达的理论创新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郭可教授表示,重大项目从理论脉络,到应用实践,再到格局构建和人才体系支撑,环环相扣,且体现了跨学科的特色。当今各国的体育传播,已经超越了媒体概念,体育传播和其他的产业与领域都产生了极为密切地关联,所以 以项目为依托,要努力做出更符合中国本土特色的体育传播研究,让宏大的叙事落实到具体的语境,力争对国家体育治理能力和体育现代化水平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建议。
天津体育学院教授杨珍认为,体育全媒体传播体系的构建要呼应《“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中对全媒体传播体系的要求,覆盖“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各个层面,更要结合中国体育事业的现实发展需求,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体育全媒体传播体系。在“体育强国”、“健康中国”框架下超越传统媒介研究的边界,深入发掘体育传播的潜在价值。要切实服务于我国体育跨文化传播能力的综合提升,跳出“主场”身份,反思“做加法”的发展思维和高投入的路径依赖。体育全媒体传播体系的构建不仅要着眼现实问题,也要吐故纳新,注意搭建具有开放性的研究架构和包容力的理论格局,发挥好重大项目在学术共同体建设和体育新闻与传播后备人才培养上的引领作用。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张华认为,重大项目紧扣“新技术催生新媒介、新媒介产生传播新形态、新形态要求传播新格局”这一现实背景,探讨传播与社会的形态发生根本性变化对体育传播产生深刻的变革性影响。从传播形态的核心要素即媒体形态、传播方式、传播技术、传播环境与情景出发,讨论体育全媒体内容生产与传播的路径与模式,以及媒体类型日益多样化对体育全媒体生产与传播的挑战,进而探索体育全媒体如何深化媒体融合,推动内容生产适应技术变革和业态更新等紧迫问题。研究应致力于归纳体育全媒体深化媒体融合、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共同规律,总结体育全媒体传播格局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策略,为推动体育媒体适应技术变革和业态更新,助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实践策略和理论指导。
本文作者:王多
媒体链接:https://export.shobserver.com/baijiahao/html/522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