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 | 上海体院运动科学专家译著《体力活动流行病学》

日期:2020-07-30浏览: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人民对健康的重视程度日益增长,主动健康、增强体质的意识不断提升。抗击新冠肺炎,人体免疫系统状态至关重要;同时,有规律的体力活动可极大降低慢性炎症、肥胖、2型糖尿病和损害机体免疫功能的非传染性疾病的风险。有关体力活动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降低病毒感染风险的研究在国内外学术界都引起了高度关注。

近日,由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科学领域专家翻译的《体力活动流行病学》面世,这本书系统讲述了如何使用流行病学方法阐明缺乏体力活动对公共健康所造成的负担,以及每个人作为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可以采取的科学有效措施。

本书主译者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科学学院王茹教授介绍,行为流行病学对导致疾病或过早死亡的行为及其成因和表现的观察与研究超越了传统流行病学对传染病的关注,对理解和预防现代社会健康杀手的慢性病尤为重要,它们主要是由缺乏体力活动等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的。《体力活动流行病学》中提出的理论和证据表明,体育锻炼的习惯对生命的长短和质量都有重要的贡献,它会教你如何像流行病学家一样去思考,并从流行病学领域的研究中批判性地评估因果关系。

王茹教授指出,随着“运动是良医”的观念深入人心,体育运动带来的益处逐渐被人们熟知。但具体到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锻炼,到底应该进行什么类型的运动,每次多长时间,多大强度,多少频次,在什么情况下应当停止或者调整等,这些问题都可由专业运动指导人员和医师开具的运动处方解决,尤其是对于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疾病人群,科学的运动指导更显重要。

相关链接:

体力活动流行病学是行为流行病学的一个特殊分支。体力活动流行病学主要由两个特征组成。第一个特征是用流行病学的传统方法研究体力活动与疾病之间的关系;第二个特征是研究人群中体力活动的分布和假定的决定因素。若有令人信服的流行病学证据表明,体力活动与疾病、伤亡或早亡有因果关系,那么体力活动流行病学下一个目标就是确定减少疾病、伤亡或早亡的体力活动时间、频率和强度,即运动处方的制定。

《体力活动流行病学》这本译著的特别之处在于,讨论了流行病学家用来判断证据强度的基本原则,这些证据表明,体力活动以一种直接、因果的方式降低了罹患慢性病的风险,这可以从生物学角度加以解释。只有确定了体力活动与慢性病的量效关系,才能更科学的制定运动处方。因此,可以说《体力活动流行病学》是制定运动处方的基础。

该书第1部分介绍“体力活动流行病学的起源”、“体力活动流行病学的概念与研究方法”、“体力活动和体适能的测量与监控”;第4部分和第5部分包括描述主要慢性疾病的影响和病因的章节,以及体力活动能够预防这些疾病的证据。译著从多方面、全方位诠释了体力活动对身体健康的有利影响:降低整体死亡率、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癌症、2 型糖尿病、关节病、骨质疏松症和肥胖的发生率,促进心理健康,提高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降低肌肉骨骼损伤的风险,以及猝死的风险等。

新民晚报记者 张炯强

 

媒体链接:https://wap.xinmin.cn/content/31774722.html

 

[责任编辑/董杨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