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 | 畅享人工智能|机器人教你打乒乓?这可不是玩笑

日期:2020-07-23浏览:

与机器人打乒乓是什么体验?多年前德国乒乓名将波尔曾和库卡机器人手臂有过一次“交锋”,并且以9:11落败。当时中国乒乓学院的专家们看了这段视频,也不禁感叹机器人的强大。

然而,他们被告知这只是一段精心制作的广告,连表演赛都算不上。不过在中国乒乓人的心中却埋下了一颗种子——我们要做出真正能打乒乓的机器人,不玩虚的。

一个多月前,国内首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产品化的庞勃特多球训练机器人入驻中国乒乓球学院的训练馆里,成为球员们的新教练。这可不是广告,他们每天都在和中国球员切磋球技。

未来类似的机器人会渐渐出现在市民乒乓馆、俱乐部、游艺场所,乃至学校中,成为普通老百姓的乒乓教练和球友。

不知疲倦、精准打击的“庞教练”

一组30球的多球训练结束后,小球员张岂凡不停地擦拭着额头的汗水,而在他对面的那个球手却从不会擦汗,也不会疲惫。

“感觉有点累,不过挺开心的,因为难度比上一组提高了一个等级。”张岂凡今年从浙江来到了中国乒乓学院训练,恰好赶上了“庞勃特多球训练机器人”在学院投入使用,这让张岂凡和他的小伙伴们有了完全不同的训练体验,“以前进行多球训练,如果连续出现了一些失误,教练总是会停下来指出问题,我们也正好喘口气,但现在对面机器人是不管你状态好不好,都是像机枪一样向你发球,必须咬着牙把一组30个球都接了才算完。”

尽管机器人显得很“无情”,不过张岂凡和他的伙伴们还是把他昵称为“庞教练”。新的训练模式也给球员们带来了不少挑战的乐趣,“‘庞教练’有不同的难度,随着难度提高,发的球越来越难接,”张岂凡说,“如果这一组打得不错,教练就会提升难度,如果打得不好,难度就会降一降。所以我们也非常积极地练球,希望能挑战更高的难度。

中国乒乓球有一门独门秘籍——极限训练,就是在1分30秒到2分钟之内进行连续高强度的接发球训练,这个不要说球员经常精疲力尽,就是教练不停地发球都会感到很累,而“庞教练”的加入让极限训练变得更有效率,至少他在做到精准多球连发的同时,也永远不知疲倦。

国乒名宿、中国乒乓学院院长施之皓对“庞教练”也是赞不绝口,“乒乓球讲究快、准、狠、变、转,除了‘变’之外,‘庞教练’其他的环节都做得很出色。从多球训练的环节来讲,我们教练能做的,他也都能做,而且能做得更好。”

其实乒乓球对打机器人早就已经问世,但是能够完成精准多球教学的机器人教练,“庞教练”还是首屈一指的。施之皓感慨中国人工智能的进步飞速,“中国诞生了很多乒乓球的奥运冠军、世界冠军,也希望我们在人工智能方面也能做到世界顶尖,诞生更多的机器人金牌教练。”

好到能“抢”教练的饭碗

发球机在乒乓、网球等领域早已广泛使用,但“庞教练”与以往发球机最大的区别在于他是持拍发球。“为什么要使用球拍?大家知道乒乓球的速度很快,队员需要通过观察对手持拍击球动作来做出判断和应对,”培养出奥运冠军丁宁等球员的国乒名帅陈彬说,“如果没有球拍你就没有办法判断,所以我们当初设计这个机器人时就决定必须要持拍。”

同时“庞教练”也很好地减轻教练们的压力。陈彬表示,以往要进行多球训练时,一个教练一般只能为2个球员发球,而“庞教练”加入后,一个教练能够腾出手来观察2到3个乒台、大约6到9位球员的训练状态。“把发球的任务交给机器人后,我们教练就可以把精力放在观察球员的动作上,能够给他们指出更多的问题。”

如此高效的教练加入到球员的训练中,确实能够大大的提升训练效率,未来“庞教练”会不会砸了许多乒乓教练的饭碗?对此施之皓笑称,欧洲分院的同事们说这个机器人要比许多欧洲教练都厉害,可能他们的饭碗有点“悬”。而陈彬则认为,“庞教练”是非常好的助手,但机器人主要是提升球员的技术,在战术层面、心理层面还是要靠教练们来指导,“机器人的学习能力很强,人工智能的上限有多高很难预测,但是他做不到面面俱到,我们也在进步,也在不断创新新的战术,我们的饭碗不用担心。”

乒乓爱好者们的游戏闯关

“庞教练”如此犀利,专业选手都难以应付,如果是普通的乒乓爱好者会不会被打成筛子?这还怎么一起愉快地打球呢?

然而据记者了解,“庞教练”不仅仅有犀利的一面,也有温柔的一面。以目前具备的模式,完全有适合普通乒乓爱好者,乃至入门级的难度。就像是玩游戏选择难度一样,通过对“庞教练”的人工设置,他也能进行温柔地多球训练,发球的速度、转度均可调节。所以在陈彬看来,人工智能的机器人教练未来不仅会广泛运用在高端的乒乓球训练中,也会成为普通老百姓的乒乓教练。“比如我要教一个零基础的人打球,你一个人没法做示范,但有了机器人给你发球,教练就可以更好地去教学。我觉得这不仅仅是一个专业教练,还是一个很好的健身器材,会帮助越来越多的人感受乒乓球的乐趣。”

负责研发生产“庞教练”的上海庞勃特科技有限公司执行总裁许楠表示,未来的研发目标是让乒乓球机器人像工业机器人一样,更加智能化,更好的自主决策,形成一个完整的训练系统,并且推广给普通百姓。由于有着自主知识产权,类似“庞教练”这样人工智能乒乓球机器人一台售价约为5万元,目前许多乒乓馆、俱乐部都在争相订购。相信不久的将来,许多市民都会在乒乓馆接触这个特殊的乒乓教练。

有数据显示,现在90后、00后打乒乓球的人数比以前在下降,因为运动选择多元化了,乒乓作为国球,怎么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呢?相信人工智能可以赋予这个运动更多有趣的体验,“未来我们在乒乓的人工智能方面加入更多游戏的元素、娱乐的元素,”许楠说,“我们可以利用VR技术创立场景,比如年轻人健身的场景,小朋友们上体育课的场景,也许邮轮上、汤姆熊里面都会有这样的乒乓球机器人。入门的门槛降低了,更多的娱乐性和乐趣展现了,相信通过人工智能,会有更多的人爱上乒乓球。”

 

媒体链接:http://www.why.com.cn/wx/article/2020/07/20/15952226271017619998.html

 

[责任编辑/董杨华]